連續(xù)晴熱高溫,降水量偏少,淮河以南局部土壤墑情偏差……面對當前旱情,如何保生產生活供水?記者近日從省水利廳獲悉,我省合理調控閘、壩、庫蓄水保水,加強重點工程調度,通過“蓄、引、提、調”四招并舉,為城鄉(xiāng)供水、農業(yè)灌溉等做好水源保障。目前,全省旱情總體平穩(wěn)。
降水量偏少,水量“增量”不多,唯有科學調度才能用好“存量”。據介紹,水利部門加強淮河干流臨淮崗閘、蚌埠閘等骨干工程調度,在確保工程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蓄水保水,在淮河干流來水偏少的情況下,蚌埠閘上蓄水位較常年同期高0.2米。目前,流域大多數湖泊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。
引江水解莊稼之“渴”。當前,長江水位高于內河水位,是引江的有利時機。我省積極引江水補充內部蓄水,有效保障農業(yè)灌溉用水。
截至目前,合肥市通過鳳凰頸站閘等引江水約3億立方米,銅陵市通過梳妝臺閘等引江水約0.4億立方米,安慶市利用樅陽閘等引江水約0.28億立方米,宣城市從水陽江干流累計引水約0.29億立方米。
各地還利用泵站開機提水,保障灌溉等用水需求。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7月27日以來開機提水約0.22億立方米,保障灌區(qū)120萬畝水稻用水需求;省駟馬山引江工程管理處通過烏江站閘提引江水2.3億立方米入滁河。合肥市從巢湖提引水1.7億立方米;六安市累計提引水約1.42億立方米;淮南市累計提引水約3.4億立方米。據統(tǒng)計,6月1日以來,全省各地開機提水約20.86億立方米,有效保障了各類用水需求。
跨流域調水,科學統(tǒng)籌水資源。據介紹,淠史杭灌區(qū)自本輪灌溉以來,除供水約7.6億立方米保障930萬畝水稻用水需求外,還向合肥市累計調水2.7億立方米。
據氣象部門預報,未來10天我省基本無降水,仍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。城鄉(xiāng)居民生活和農業(yè)灌溉用水量將進一步增加。
“我們繼續(xù)密切關注全省旱情發(fā)展態(tài)勢,立足防大旱、防長旱,加密墑情監(jiān)測,加強監(jiān)測預警和分析研判。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將強化骨干水源工程統(tǒng)一調度,千方百計增加有效水源;督促水源不足地區(qū)及時開閘、開機引提外水;督促淠史杭、駟馬山、茨淮新河等灌區(qū)嚴格執(zhí)行供水保障方案,科學有序用水。
(記者 王弘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