滁州網訊(全媒體記者鄭成雪 見習記者程倩倩)記者日前從新聞發(fā)布會上獲悉,《滁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》)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?!稐l例》的實施將為全方位推進滁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提供保障,這也標志著滁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正式步入法治階段。
滁州自隋初建置,至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。目前,全市現(xiàn)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36處,歷史城區(qū)2個,歷史文化街區(qū)4片,歷史風貌區(qū)7片,掛牌歷史建筑156處,歷史文化名村、傳統(tǒng)村落8個。1989年鳳陽縣被評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,2019年滁州市被評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。當前,我市正在積極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。
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,開展了相關規(guī)劃的編制、歷史文化遺存資源的普查等一系列保護工作。但是,隨著城市快速發(fā)展,仍然存在諸如老城區(qū)傳統(tǒng)建筑年久失修、缺少歷史文化氛圍、保護工作制度不夠完善等問題,亟待通過立法予以解決。
2023年1月,我市正式啟動立法工作。《滁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》于2023年8月30日經滁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,并于2023年9月22日經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批準,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。
《條例》共二十六條,主要內容包括:明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和對象、理順管理體制、明晰職責分工、設置保護名錄制度、制定相關保護措施、鼓勵傳承利用等。
《條例》從總體層面、控制層面、修規(guī)與實施層面建立并完善了一體化保護的規(guī)劃編制體系;明確了各類保護對象的保護責任人及其保護責任,將責任分派到人、落實到崗,進一步健全保護管理機制;對歷史建筑實行圖則保護,在核查修繕、建筑結構安全防控、修繕費用等方面進行了規(guī)范;從規(guī)劃布局、建筑高度、建筑風貌等方面,對保護范圍內新、擴、改建項目建立嚴格管控機制,延續(xù)和傳承老城傳統(tǒng)風貌特色,全面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檔升級。
《條例》鼓勵和支持對歷史文化名城進行保護傳承、合理利用,并對傳承利用的產業(yè)引導和業(yè)態(tài)策劃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產經營活動作出了相應規(guī)定?!稐l例》鼓勵積極打造具有示范性、帶動性和影響力的區(qū)域文化產品和服務品牌,推動歷史文化傳承與旅游資源相融合,力求實現(xiàn)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利用的共贏。